马可波罗IPO:提交注册苦等192天上半澳门新莆京娱乐网站 - 官方注册入口真人视讯棋牌娱乐送88元彩金年业绩增速双降稳定性存疑!应收账款周转率好转持续上升三年累计坏账准备高达2888亿
栏目:注册 发布时间:2025-07-29
  澳门新莆京,澳门新莆京娱乐网站,澳门新莆京注册,澳门新莆京app下载,真人视讯,棋牌游戏平台,澳门博彩。澳门新莆京娱乐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真人视讯、棋牌游戏、电子游艺等高端娱乐服务,注册送88元体验金,安全稳定,支持APP下载,海量游戏全天开放,尽享澳门级娱乐体验。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日,无疑是个格外引人关注的日子,在这一天不仅有马可波罗、道生天合、北芯生命等三家企业成功获准了提交注册

  澳门新莆京,澳门新莆京娱乐网站,澳门新莆京注册,澳门新莆京app下载,真人视讯,棋牌游戏平台,澳门博彩。澳门新莆京娱乐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真人视讯、棋牌游戏、电子游艺等高端娱乐服务,注册送88元体验金,安全稳定,支持APP下载,海量游戏全天开放,尽享澳门级娱乐体验。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日,无疑是个格外引人关注的日子,在这一天不仅有马可波罗、道生天合、北芯生命等三家企业成功获准了提交注册,还有一家北交所企业泰凯英顺利过会。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天,2025年A股上会企业100%的过会率以恒坤新材上会暂缓审议被打破,外界在纷纷猜测恒坤新材被暂缓的缘由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沟通排会,上会企业也不一定100%过会。

  慧炬财经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6月,A股IPO过会率100%较2024年上半年的87.1%显著提高,时间再拉长来看,2024年A股IPO整体通过率为96.36%,高过会率和暂缓审核背后无不充分体现了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审核标准的严格把控,而恒坤新材上会被暂缓审议某种程度上也对本周即将上会的上主板企业德力佳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引人关注的是,与恒坤新材一样,曾经有着上会被暂缓审议命运的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可波罗)在过会后苦苦等待了192天后成功获准了提交注册。

  事实上,马可波罗的深交所主板上市之旅也是一波三折,早在2021年9月12日其就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并与招商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开始向A股发起上市冲击。

  经过了一年半左右的上市辅导,2023年3月2日,马可波罗成功向深交所提交了主板IPO申请并获得受理。

  在递表46天后,深交所就对其发出了首轮审核问询函,紧接着又经过了一轮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后,虽于2024年5月16日成功上会,但因业绩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马可波罗首次上会被暂缓审议。

  随后经过了7个月零29天的蛰伏和重整旗鼓后,2025年1月14日,马可波罗二次上会,这一次其无条件获得了上市委给出了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审议结果。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马可波罗此次深交所上市的过程中,有关其业绩下滑问题,一直都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除了首次上会经营业绩稳定性遭追问外,到了二次上会现场,上市委还在追问业绩问题,针对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16.75%至18.99%,净利润下滑0.22%至5.39%,上市委要求说明业绩下滑的重大不利影响因素是否消除,而其在过会后耗时192天之久方才获准提交注册,或也和监管层对其业绩下滑风险的忧虑有关。

  2021年,毋庸置疑是马可波罗近年来业绩的最高光时刻,当年营收扣非净利润双双保持了持续增长。

  在此前的2021年中,马可波罗扣非净利润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将2020年时接近4亿元规模的3.94亿元的扣非净利润一举提升至14.60亿元,同比增长了270.05%。

  与此同时,2021年中,马可波罗营收也同比增长了9%突破了90亿元达到93.65亿元。

  然而,就在马可波罗递交深交所上市申请的前一年也就是2022年,其经营态势出现了颓势,当年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双双出现了负增长。

  在2022年,马可波罗实现营业收入86.61亿元同比下滑了7.52%,对应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了6.83%,跌破了14亿元规模至13.60亿元。

  而在递表当年的2023年,马可波罗增收不增利,扣非净利润出现了单边下滑,当年实现扣非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下滑了8.84%,较之2022年跌幅在扩大,但好在当年营收微增长了3.05%至89.25亿元。

  在过会后的2024年,马可波罗业绩继续在下滑,这也使得其扣非净利润在经过连续两年的下滑后,跌破12亿元规模至11.51亿元,同比下滑了7.14%,与此同时营收也是跌破80亿元,同比下滑了17.93%跌幅更大至73.24亿元,创造了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要知道2019年当年其营收还高达81.30亿元。

  这也使得,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间,马可波罗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再次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8.04%和-7.99%,分别高于上一个报告期即2021年至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的-2.38%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的-7.84%。

  不过,虽然马可波罗2024年业绩增速与自身相比不尽如意,但其建筑陶瓷产品收入和毛利率去年分别达到72.85亿元和38.46%依然在东鹏控股等一众同行中拔得头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确认,在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营业收入位列国内建筑陶瓷行业营业收入第一,是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综合实力第一梯队企业。

  在最新招股书注册稿中,马可波罗还公布了2025年1-6月财务数据情况,当期实现营业收入32.18亿元,同比下滑了11.82%,实现扣非净利润5.98亿元,同比下滑了6.80%。

  马可波罗公布的2025年1-9月业绩预计报告还显示,预计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48.5亿元至51亿元,同比变动-11.79%至-7.25%,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约9亿元至9.5亿元,同比变动-10.73%至-5.77%。

  面对持续下滑的业绩,马可波罗坦承主要系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以及销量有所下滑所致。

  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慧炬财经注意到,在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有釉砖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41.88元/平方米、39.66元/平方米、37.79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滑了-8.46%、-5.30%、-4.72%;无釉砖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35.76元/平方米、34.85元/平方米、34.30元/平方米,分别同比下滑了-12.22%、-2.54%、-1.58%,这也使得最近三年有釉砖和无釉砖平均销售价格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01%和-2.06%。

  最新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马可波罗销售单价37.08元/平米,又同比下降了2.27%。

  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马可波罗主要产品有釉砖和无釉砖的价格在持续下降,无疑挤压了其利润空间。

  众所周知,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在对拟主板上市企业审核时,监管层首重的是拟IPO企业在所属行业内是否具有较高地位,经营规模在同行业排名是否靠前,同时业绩稳定性也是个重要考量指标。

  诚然,业绩下滑在可控范围内,并不必然会对马可波罗拿到批文形成重大障碍,但却是马可波罗此次IPO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旦其成功上市后业绩若出现大的不利变化,对广大中小股民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除了上述情形外,马可波罗的产能利用率也在逐年下滑,募投扩产合理性引人质疑。

  数据显示,马可波罗产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87.33%,下降至2023年的86.95%,到了2024年又进一步下滑至81.76%,要知道其此前的2019年至2021年产能利用率可是分别高达94.60%、91.99%、92.65%。

  而此次IPO,马可波罗计划募集资金23.77亿元,其中6.74亿元用于江西加美陶瓷有限公司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4.91亿元用于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4.02亿元用于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3.82亿元用于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建筑陶瓷生产线绿色智能制造升级改造项目,4.3亿元用于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能力提升项目。

  在招股书中,马可波罗还在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公司需要进行较大的资金投入以扩大产能。

  这由此带来一个重要问题,马可波罗在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募资项目增加产能,未来新增产能又如何消化,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另一方面,马可波罗在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自身产能闲置的情形下,逆势扩产或将加剧行业价格竞争,进一步侵蚀其净利润空间。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马可波罗高企的应收账款对其业绩也是形成了不小的拖累。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达22.63亿元,其中1年内账龄占比骤降至38.93%(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57.23%和45.66%),显示出结算周期逐渐拉长的趋势。

  不得不承认的是,马可波罗应收账款增速在持续下降,应收账款余额较之2022年的28.17亿元和2023年的26.48亿元出现了下降,尤其是在2024年同比下滑了14.56%,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0.38%,但依然高企至20亿元以上,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依然维持在30%以上的30.89%。

  更惹眼的是坏账计提数据,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坏账准备分别为7.9亿元、10.49亿元、10.49亿元,三年累计坏账准备高达28.88亿元。

  实际上,马可波罗的坏账风险高度集中于17家房企,其中在2024年,融创地产1.32亿元应收账款被88.75%计提坏账,绿地地产1.43亿元按73.54%比例计提,其余阳光城、卓越地产和世茂地产等房企也被大幅计提。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马可波罗应收账款周转率在显著好转且逐年上升,由2022年的4.06次,上升至2023年的4.92次,到了2024年上升至5.21次,继2022年和2023年持续低于同行均值的4.65次和5.24次后,在2024年首次高于同行均值的5.17次,这成为了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趋好转向的另外一个明证。

  当下,建筑陶瓷行业正面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的困境,在这样的外部情势下,赊销已然成为建筑陶瓷企业获取客户的手段之一,这也导致马可波罗应收账款持续高企至20亿元以上。

  犹记得,在首次上会现场,除了业绩外,上市委对马可波罗仅剩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应收账款予以了重点关注,要求详细说明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客户的确定依据,报告期各期末具体计提比例和计提理由,报告期各期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

  此外,此次提交注册,马可波罗的资产负债率(合并)也是出现了好转,2024年已经降至32.12%,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为其获得提交注册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除了业绩稳定性存疑外,马可波罗在IPO前大手笔分红行为此前也是引发了市场的强烈质疑,拖累了其上市的进程。

  数据显示,2022年3月和2023年3月,马可波罗分别向股东分红5亿元和3.23亿元,合计8.23亿元,相当于同期扣非净利润的36.76%和26.02%,而2022年和2023年马可波罗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分别下滑了6.83%和8.84%。

  对比来看,在2020年马可波罗分红了8,000万元,2021年并没有现金分红,此举就遭质疑有上市前突击分红之嫌。按照实控人黄建平直接及间接持股42.12%计算,在此次分红中获利约3.47亿元。

  一边在IPO前向股东分红8.23亿元,一边又欲通过IPO向市场要钱补充公司流动性,彼时在递表时外界的圈钱质疑由此产生。

  而为了尽快上市,马可波罗大幅缩减了原本的融资计划,其在递表时最初计划募资40.18亿元,先是在2024年5月10日的上会稿第一稿中砍掉了8.6亿元的补充流动资金,再在二次上会90天前的上会稿第二稿中删除了7.8亿元特种陶瓷项目,最终募资额缩水了40.85%至23.77亿元。

  众所周知,上市融资的多少与募投合理性,一直都是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审核推进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的IPO审核中,就有不少大手笔分红企业适时缩减了融资规模,最终得以成功上市。

  牺牲融资规模以换取上市空间,马可波罗不仅成功通过了深交所的上会审核更最终如愿获准了提交注册,但其此次上市计划募资依然超过23亿元,一旦成功上市势必对二级市场带来一定的虹吸效应,而在整个地产行业依然处于波动风险,经营困境并没有彻底解决的背景下,马可波罗上市后会否迎来业绩大变脸无疑成为了外界的关注重点。

  而外界的担忧不无道理,马可波罗在招股书注册稿重大事项提示第二大风险就是关于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其也坦然承认,长期而言房地产市场仍可能出现波动,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如果无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客户结构等措施提升竞争力,公司将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那么,在建筑陶瓷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业绩稳定性,又如何在保持3.27%的市占率同时进一步开拓市场,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空间,恐怕是马可波罗目前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然马可波罗成功获准了提交注册,但其业绩下滑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稳定性存疑,而应收账款同比增速虽然在下降但依然维持在了20亿元以上,在此情况下,马可波罗能否成功拿到批文,又最终能否成功发行上市,慧炬财经将持续关注!